1. <code id="l0vfb"></code>

      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的基本分析
      新聞來源: 發布時間:2017.01.09 瀏覽次數:
        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是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近幾年來,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的民營企業數量大大增加。在最近一個時期,民營企業特別是尚未承擔軍品任務的企業,能夠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的哪些領域,能夠向哪些方面進一步拓展,需要作一些基本分析。

      一、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相關領域

      (一)從武器裝備體系結構看可能進入的研制生產領域
      武器裝備體系由戰斗裝備、電子信息裝備和保障裝備三個部分構成。

      1.戰斗裝備(主戰裝備)
        是用于直接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及破壞其裝備、戰斗設施、作戰物資和戰爭潛力的武器裝備系統,包括火力打擊裝備和信息戰裝備。其中,承擔主要戰斗任務的裝備通常稱為主戰裝備。主戰裝備已長期定點,研制時間長,有的研制周期長達十幾年,在開始研制時一般就確定生產單位。最近一個時期,民營企業一般難以承擔主戰裝備的系統總體研制生產。

      2.電子信息裝備
        主要是指軍隊的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如通信裝備,雷達、導航裝備,電子偵察飛機、電子偵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船等偵察裝備,紅外、激光探測裝備,電子干擾器材等電子對抗裝備。近些年來,在互聯網、計算機、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一些民營高技術企業的一些軍民兩用技術已超過軍工行業的同類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電子信息裝備方面,民營企業可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逐步承擔一些技術開發和產品的研制生產。

      3.保障裝備
        是為裝備體系提供作戰保障和裝備技術保障的裝備,其任務是提高裝備體系作戰效能、保持部隊持續作戰能力。如軍事氣象水文裝備、軍事測繪裝備、工程裝備、核生化防護裝備、維修裝備等。保障裝備具有軍民兩用性,其研制過程、生產工藝基本相同,民營企業能夠承接較多的保障裝備研制生產任務。

      (二)從武器裝備系統的構成層次看可能進入的研制生產領域

        從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過程來看,大型武器裝備一般可以分為武器系統(整機),分系統,部組件、元器件、原材料等三個層次。武器系統由總裝廠所完成,新成立的民營企業在近期一般難以承擔;有些分系統由總裝廠所研制生產,大部分由專業廠所研制生產,有優勢的民營企業可以逐步承擔一些這方面的任務;部組件由總裝廠所生產一部分,大部分由專業廠所生產提供,元器件、原材料完全由專業廠所生產提供。近年來,民營企業在基礎機電產品、金屬材料、特種纖維等方面發展迅速,有些企業的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可以在這些方面進一步拓展,承擔更多的任務。下面著重分析民營企業承擔軍品配套任務的可能性和能夠占有的市場份額。

      1.民營企業參與軍用金屬主干材料研制生產的可能性
        武器裝備需要的主干材料特別是金屬結構材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基本形成系列,較好地適應了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需要,如裝甲鋼、艦船用鋼、鋁合金、鈦合金等。一般來說,如無重大變故,武器裝備系統總體單位和軍方不會輕易改變這些主干材料的研制生產單位。個別起點高、在國內技術領先的新建民營企業,則能夠很快承擔主干金屬結構材料。

      2.民營企業參與軍用非金屬主干材料研制生產的可能性
        軍用非金屬主干材料主要包括芳綸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聚乙烯纖維及復合材料,特種橡膠、航空玻璃、工程塑料等。民營企業在非金屬材料研制生產的投資比較大,對外合作機會多,技術引進見效快,相對于軍用金屬主干材料,能比較快地達到軍用標準要求,實現為武器裝備系統總體單位、分系統單位批量供貨。因此,在非金屬軍用主干材料研制生產方面,民營企業可以承擔較多的任務。

      3.民營企業參與軍用基礎機電產品研制生產的可能性
        軸承、儀器儀表、閥門、電機、線纜等,是研制生產武器裝備重要的基礎機電產品,民營企業可以進入并逐步承擔一部分研制生產任務。對軍用軸承,進入的難度要大一些。我國軍用軸承研制生產單位的布點已50多年,最近幾個五年計劃期間組織的航空發動機軸承技術攻關都在原來布點的單位開展,軍用軸承的需求量又少,近些年新建成的民營企業在近期較難承擔軍用關鍵軸承,但可繼續為軍用車輛等地面裝備提供。在機械加工方面,民營企業可以為軍工系統總裝總成企業提供來料加工、部組件制造等加工服務。

      二、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維修的相關領域

      (一)武器裝備維修保障的主要類別
        武器裝備維修保障主要包括裝備維護、裝備修理、裝備技術準備與技術檢查、裝備加裝改裝、維修器材籌措與供應等。裝備維護、裝備修理是其重點。
      1.裝備維護
        裝備維護包括試運轉維護、日常維護、等級(定時、定程)維護、特殊環境下的維護、換季維護和保存、封存維護等。這些工作目前由軍隊內部承擔,如無特殊需要,企業一般不進入。

      2.裝備修理
        按裝備修理范圍、深度、工藝復雜程度及特點,分為大修、中修和小修。裝備大修通常由基地級的裝備修理工廠實施,有些由中繼級修理機構或原生產建造工廠實施;裝備中修通常由中繼級或基地級的裝備修理機構完成;裝備小修通常結合裝備的某一等級保養進行,由基層級維修機構的修理和使用人員共同完成,裝備不脫離建制單位。

      (二)裝備維修作業體系
        在較長一個時期,專用裝備以系統建制修理為主,通用裝備實行打破系統和建制的統一劃區修理。一是基地級維修,由各類裝備修理工廠、倉儲和裝備制造廠等技術保障機構進行,又稱后方基地維修。主要承擔裝備的大修(艦船廠修)、加改裝、零部件制造與修理等;二是中繼級維修,由軍、師(旅)級修理分隊和倉儲機構、軍隊的修理所、修理廠等進行;三是基層級維修,由團級以下部隊裝備技術保障機構或使用人員進行。

      (三)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維修保障領域的可能性
      武器裝備的維修與武器裝備的生產建造緊密相關,如裝備大修,一般由原生產建造工廠實施,不另選廠家。對大型裝備系統的配套設備、零部件等,在維修時一般仍選擇原廠家的產品,如有質優價低的,也可以選擇其他企業包括民營企業的產品。在近期,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維修領域,主要是對提供的裝備進行維修和向其他武器裝備提供維修用的配套產品。民營企業如要建武器裝備修理廠所,需深入分析相關軍種和戰區的需求,在有明確需求后方可進行。

      三、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中,對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軍隊裝備部門制定了實施辦法。對民營企業而言,則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根據企業的優勢和條件進入相應領域
        民營企業要根據企業的技術積累、研發生產條件,根據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的不同需求,分析武器裝備的類型和配套層次,進入能夠發揮優勢的領域,避免盲目掀起“民參軍”熱潮。對長期承擔軍品研制生產任務由國企改制為民營的企業,不是“參軍”,而是改變身份后“繼續服役”,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二)要從軍品市場的有限性著眼拓展相關業務
      最近幾年,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軍品產值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6%左右。根據我國歷史上形成的工業布局,在當前和今后一個較長歷史時期,國防科技工業是我國發展武器裝備的主體,大部分軍品任務還要由軍工企業承擔,其軍品產值也主要由軍工企業完成。民營企業可以不斷拓展軍品市場,提高在軍品總產值中的比重,但不能以民營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去拓展軍品市場份額。民營企業作為重要補充,可以把軍品做優做強,但不能希望像民品一樣把軍品市場做大。
      (三)要避免形成與軍工企業同質化的研制生產維修能力
      我國國防軍工企業(包括為武器裝備提供配套產品的國有民用企業)有著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基礎,在很多領域民營企業不可能再從頭開始。民營企業要避免開展重復性的技術研究開發,避免重建同質化的軍品研制生產維修設施。
      總之,民營企業進入研制生產維修領域,關鍵在于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優勢,為國防科技工業注入新的活力,為我國武器裝備建設提升質量效益作出貢獻。

      上一篇:一分鐘帶你讀懂物聯網!
      下一篇:-36℃,武警邊防官兵巡查界江
      精品视频一级a片

      1. <code id="l0vfb"></code>